設備點檢重要性:設備管理是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現代化的企業生產經營需要與其相適應的現代化設備管理體系,如何建立高效的有保障設備管理體系,解決好設備的使用與維修問題一直是設備管理工作者不斷探索的課題。目前,現有的點檢和巡檢制度也存在一些不足:不能否嚴格執行設備點檢和巡檢制度,主要依靠工人的主人翁精神和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無法定量考核設備點檢的效果;工廠各級管理部門不能及時地了解設備運行狀態及點檢情況。安萊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無線設備點檢系統很好的解決這一難題。
點檢系統特點:電子式標簽,當點檢人員手持點檢儀器靠近設備時,電子標簽自動將設備ID、流水號等信息通過2.4G無線方式,傳輸到點檢儀器(便攜式測溫、測振點檢儀),儀器將把電子標簽信息和采集信息通過2.4G無線方式一起發送到監控中心。電子標簽可采用磁鐵固定或其它方式,置于人員接觸不到的地方,避免人為地破壞,另外油煙、塵土等污染也對無線傳輸無任何影響。每個檢測點可設置不同信息,杜絕了在點檢工作中的作弊行為、檢測不到位行為等。
點檢系統組成:
◆便攜式測溫點檢儀(ALG-CW)——用于現場設備溫度數據采集與無線傳輸;
◆便攜式測振點檢儀(ALG-CZ)——用于現場設備振動數據采集與無線傳輸;
◆電子標簽(ALG-BSP)——用于設備ID設置與檢測流水號設置;
◆無線中繼(ALG-ZJ)——用于遠距離或不同檢測區域數據無線中繼傳輸(又稱接力傳輸);
◆接收中心(ALG-ZX)——無線轉有線的鏈接裝置;
◆計算機管理軟件
1.運行環境:Win9X/NT/2000/XP/2003
2.登陸管理:
3.界面管理:
應用案例:
某煉鐵廠現有若干高爐,本次設備無線點檢傳輸系統是專為其高爐的主皮帶傳動設備,爐前除塵風機和助燃風機站設計的。每座高爐主皮帶傳動設備由4臺電動機與減速齒輪箱組成,共有溫度點4個振動點4個。每座高爐的助燃風機站由2-3臺助燃風機組成,共有溫度點6個振動點6個。每座高爐的爐前除塵風機有2臺共有4個溫度點12個震動點。目前廠內的點檢方式為人工使用現場點檢儀點檢,再由人為手動方式錄入計算機數據庫。由于人工錄入數據的人為因素較多,因此本設計是專為設備點檢無線傳輸與自動錄入而作。
1.設計范圍
該廠高爐的主皮帶傳動設備,爐前除塵風機和助燃風機站的主要設備點檢監測點,具體設計內容有:
1.1主皮帶傳動減速齒輪箱的溫度、振動的數據無線傳輸;
1.2助燃風機軸承座的溫度、振動的數據無線傳輸;
1.3爐前風機軸承座的溫度、振動的數據無線傳輸;
2.設計標準及依據
2.1 MODBUS串行通信協議;
2.2 設備點檢無線系統通信協議
2.3 現場勘察記錄;
3.設備點檢現況
該廠是一座已運行多年的老廠,目前的設備點檢方式為人工點檢,檢測參數為溫度、振動。點檢人員通常依據管理制度要求的點檢周期,攜帶便攜式點檢儀到現場檢測,并將檢測的數據錄入便攜式點檢儀中,再由人為方式輸入到計算機系統中,進入本公司的設備管理系統。
4.目前存在的問題
由于目前的設備點檢選用的是點檢儀現場檢測與人為計算機錄入方式,因此存在的問題有如下幾點:
4.1數據采集的真實性與點檢人員的責任心有關,責任心強的人員會按時點檢,并且數據填寫也較真實。責任心差的人員不會按時點檢或數據填寫也較馬虎,所采集的數據真實性差,更有甚者不到現場閉門編寫。
4.2數據采集的真實性與點檢人員的精神狀態有關,當班的點檢人員精神狀態好的數據真實性較高,精神狀態差的數據真實性較低。
4.3工作效率低,點檢人員在現場邊檢測邊記錄,往往點檢下來所耗費時間周期很長,再由點檢人員人為錄入計算機效率較低。
5.本次設計所要達到的目的
5.1在設備點檢管理系統中可以任意查看設備點檢記錄與歷史記錄,并有點檢數據趨勢曲線圖,可供設備管理人員分析,指導設備檢修,避免事故的發生。
5.2現場安裝的無線標識牌與便攜式無線測溫、測振點檢儀可通過自身的ID位置碼被計算機管理系統識別,準確無誤的將點檢數據錄入本廠設備點檢管理系統數據庫。
5.3現場采集的點檢數據可自動上拋至股份公司設備點檢咨詢系統,不需現場記錄。數據真實,不能人為編寫。
5.4實現自動報警,當點檢數據超出其上限值時,計算機將自動發出報警信號,并自動打開報警點的顯示界面。
5.5提高點檢效率,縮短點檢周期。
6.解決方案
6.1采用無線數據傳輸技術,在點檢站1平方公里范圍內建設無線通訊網絡,將所采集的設備點檢數據通過該網絡傳入現有的計算機局域網,進入設備點檢管理系統。
6.2編寫檢測點點檢位置碼,使每一個檢測點都有一個對應的ID,確保計算機顯示準確。
6.3在現有的計算機局域網創建設備點檢數據庫,安裝設備點檢管理系統軟件,供點檢人員、運行人員、設備管理人員查看(按權限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