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電廠一期工程#1爐系東方鍋爐廠生產制造的亞臨界壓力一次中間再熱、自然循環、單爐膛、平衡通風、固態排渣、露天布置、全鋼架、全懸吊結構的燃煤鍋爐,型號DG1025P1812-II8。設計煤種為曲靖地區煙煤,采用鋼球磨中間儲倉式制粉系統,四角切圓燃燒方式。
鍋爐采用單汽包,汽包內徑為Φ1792mm,壁厚145mm,總長為22500mm,汽包中心標高69000mm。汽包下半部采用內夾套結構,使省煤器來的給水和爐水與汽包內壁隔開,引入汽包前半部和后半部導汽管的產汽率設計為0135∶0165,迫使汽水混合物自爐后向爐前流動,以減小汽包上、下壁溫差。水冷壁共分為26個循環回路,并設有爐底蒸汽加熱裝置。
水冷壁為全焊膜式水冷壁,爐膛寬度為1470616mm,深度為1374313mm,后墻從標高24500mm到標高51580mm間采用內螺紋管,其余均為光管,以保持較高的膜態沸騰裕度。
鍋爐過熱蒸汽系統由頂棚過熱器、包墻管過熱器、低溫過熱器、全大屏過熱器、后屏過熱器、高溫過熱器組成。再熱蒸汽系統由壁式再熱器、中溫再熱器、高溫再熱器組成。
兩臺二分倉容克式空氣預熱器(受熱面旋轉式)布置在尾部豎井煙道后下部,煙氣與空氣在空預器內各占一側,以逆流方式進行換熱。
鍋爐燃燒器采用乏氣送粉,燃燒器采用四角布置切圓燃燒(#1、#3角切圓直徑1000mm,#2、#4角切圓直徑700mm),分上、下兩組,上組由5層二次風噴嘴和三層一次風噴嘴組成,下組由4層二次風噴嘴和三層一次風噴嘴組成,一次風和二次風噴嘴間隔布置,其中上組最上層為燃燼風噴嘴,每角燃燒器配有三層輕油槍,放在相應的二次風噴嘴中,分別配置高能點火裝置,油槍采用簡單機械霧化,燃燒器的煤粉噴嘴和油槍配有火焰檢測裝置。每組燃燒器的最下一層一次風口采用了船形燃燒器穩燃,每組燃燒器均可以擺動,擺動傾角為±30°。
過熱器系統設置有三級噴水減溫器用來調節過熱蒸汽溫度,一級噴水減溫器布置在低溫過熱器至大屏過熱器的一根連接管上,作為正常工況下的汽溫粗調,過熱蒸汽溫度主要以一級噴水進行調節;三級噴水減溫器布置在后屏至高過的左、右交叉兩根連接管上,作為正常工況下的汽溫微調,用來維持過熱蒸汽額定溫度;二級噴水減溫器布置在大屏至后屏的左、右兩根連接管上,正常工況下作為備用,根據鍋爐運行情況可用來調節左、右側汽溫偏差,防止后屏超溫。
再熱器系統由于采用了壁式再熱器,以及布置在高溫煙區的中溫再熱器、高溫再熱器,所以再熱汽溫在鍋爐負荷變化時變化不大。調溫方式采用擺動燃燒器改變火焰中心高度為主調,并輔以噴水減溫作為細調,同時設置了事故噴水減溫器。
鍋爐熱工控制水平
控制系統主要采用上海自動化儀表公司的MAX1000系統,與鍋爐相關的主要包括機爐協調控制系統(CCS)下的燃燒控制調節、給水控制調節、汽溫控制調節等子系統;數據采集管理系統(DAS);爐膛安全監視保護系統(FSSS);另外本爐還有鍋爐輔機順控系統(SCS),未包含在MAX1000系統中。
曲靖電廠的熱控自動化設計采用了國內較為先進的MAX1000型分散控制系統(DCS),涵蓋了監視、報警、控制、保護四個方面的功能,加之配有輔機順控系統用于輔機的啟、停操作??梢哉f該機組的技術水平和自動化程度都達到了云南省內火電機組的先進水平,即運行人員以CRT為基礎,進行集中監視和操作管理,在集控室內實現機組的啟動、停止、正常調整及事故處理。
正常運行時,采用CCS自動調節,爐、機、電各主要參數均能保持在設定范圍內,達到安全、經濟的最佳運行工況,極少需要人為干預。
在DAS系統操作員站上的CRT各個控制畫面中,與控制畫面有關的各系統流程及參數、報警和控制點的操作,重要運行參數的成組數據、棒狀和趨勢均有顯示,各個控制畫面之間可以相互切換,鍋爐的風量、爐膛壓力、過熱蒸汽溫度、再熱蒸汽溫度、給水、磨煤機出口溫度和壓力等均可在APC(自動調節系統)調節面板上進行操作,DAS系統對整個機組包括鍋爐進行數據采集、報警管理、設備啟停、滑參數監視調整、報表分析打印和事故追憶。具備上述功能的控制系統為運行人員提供了一個方便、快捷的操作手段,為保證鍋爐機組的啟、停、正常運行和事故處理提供了充分條件。
本機組鍋爐的FSSS系統功能多于一般意義上的FSSS系統。除了通常意義上的監視、報警及保護外,還具備了BMS的功能:可以實現煤層、煤角和油層、油角的投、切自動控制。另外,本爐的FSSS具備執行RUNBACK———事故減負荷功能,當觸發RUNBACK的條件具備時,FSSS面板上“請求”燈亮,隨即“執行”燈亮,RUNBACK動作報警,光字牌亮,通過FSSS自動進行燃料的選擇切斷,當CCS投入(至少是TURBINEBASE方式),鍋爐有4層以上給粉機投入,鍋爐實際負荷>69%De時,鍋爐具備RUNBACK功能。此時若兩臺空氣預熱器、引風機、送風機運行,其中任意一臺跳閘或汽動給水泵跳閘,且電動給水泵未自啟動,則發生RUNBACK:鍋爐自上往下自動逐步切除煤粉燃燒器,保留最下面三層當時運行的給粉機,同時投入最下層油槍穩燃,負荷減至50%De。
RUNBACK動作時,若運行方式為“MWCONTROL”,則自動切至“BOILERBASE”。在CCS主控站面板上顯示RUNBACK原因及RUNBACK目標值。若相鄰給粉機跳閘或排粉機跳閘,也會發生RUNBACK,當失去一層給粉機時減負荷至80%De,當失去兩層給粉機時減負荷至60%De。
由RUNBACK設計功能的上述分析可知,處于協調控制下的鍋爐機組,在發生事故時,鍋爐運行人員的任務不再是忙于切除煤粉燃燒器、投油槍等具體而忙亂的操作,而是轉為監視重要參數及機組各部分自動的投用情況是否正常,這一點無疑體現了曲靖300MW機組控制系統的設計思想,也為省內大型火電機組的發展指出了方向。
本機組鍋爐控制系統的另一重要組成部分是鍋爐輔機順控系統SCS,在此系統中,鍋爐的空氣預熱器、引風機、送風機、排粉機、磨煤機和給煤機等設備的啟、停,相應的閥門、擋板的開、關以及聯鎖、保護功能均可在SCS系統CRT操作員站上自動實現。
以順控啟動引風機為例:摁下引風機子組啟動按鈕后,由SCS自動執行啟動引風機電機油泵、啟動引風機冷卻風機、關閉電除塵出口擋板、關閉引風機入口靜葉、打開引風機出口擋板等操作。若無此系統,則上述有些操作只能由運行人員單步手動進行。由上述比較可知,在輔機的啟、停過程中,運行人員的操作項目大大減少。另外,常規的聯鎖開關不再設置于盤臺上,而由SCS中的軟聯鎖開關構成,使得機、爐的盤臺顯得更為簡潔。
熱控在大型火電機組中的技術地位
由上述兩個方面可以大體了解曲靖電廠300MW機組鍋爐部分的整體特性和控制水平。本爐的特點也給省內從事大型火電機組的生產和管理人員在觀念及技術上提出了新的啟示和更高的要求,特別是熱控技術地位的正確評價及合理使用,對于指導運行人員適應大型、高自動化程度火電單元機組的安全、經濟運行,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由于大型火電機組(300MW及以上)系統結構更為復雜,從專業技術角度出發,爐、機、電控制、計算機技術相互覆蓋、滲透,不再是小機組上各專業相對獨立的局面,已經形成一個專門的學科———單元機組集控運行。就控制系統而言,曲靖電廠300MW機組所采用的MAX1000控制系統由以微處理器為核心的分散處理控制器,數據高速通道、CRT操作員站和監督計算機等主
要部分組成,是較先進的分散控制系統,具備了如下功能:數據采集、閉環數字式控制、自動順序控制、自動保持聯鎖和報警、機組監視、機組自動啟動和停止、數據通信。其中,熱控技術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曲靖電廠300MW機組上若缺少熱工自動控制這一重要手段,整個機組不僅不能正常運行,就是最基本的機組啟、停及安全運行都無法保證。以本爐燃燒系統為例:24個煤粉噴嘴分上下兩組,總高達10890mm,加上12只油槍,36個二次風噴嘴和與之有關的各種閥門、開關,若沒有熱工自動控制,在機組事故情況下,鍋爐運行人員的事故處理將極其困難和危險。
另外,大型火電機組的技術先進性,很重要的方面就是體現在各部分熱控自動的良好投用率上,這在國內外先進機組上已是經實踐檢驗的客觀現實。在熱控自動投用正常的情況下,不僅運行人員數量大為減少,運行人員的勞動強度及工作壓力也可大大減輕。
所以,從各方面為熱控創造條件,保證曲靖電廠300MW機組有良好的熱控自動投用率,是保證本機組安全、經濟運行的十分必要的條件,這應當是大型火電機組生產的一個最基本的指導思想和原則。
另一方面,從本機組鍋爐的上述熱控技術特性來看,在大型機組從事鍋爐運行的主崗人員除對本專業的知識、技術應有較為全面的了解外,還應對整個機組的特性、特別是有關的熱控自動化技術有較深入的了解,否則,在掌握機組的運行特點、方式及處理事故的能力方面,就會有較多的欠缺。例如:在自動投入的情況下,一些事故現象及發展過程會變得相當不明顯,如果對機組的特性不理解,對處于熱控自動控制下整套機組所處的運行狀況不清楚,不知道熱控的